刘晓松:青松基金的长线游戏 | AVCJ专访
2021-04-28 09:41:22
▼
来源:AVCJ 亚洲创业投资期刊
作者:Larissa Ku
人民币基金的管理者常常被描述为机会主义者:短期价值导向并痴迷于现金流——由于人民币基金的存续期比美元基金要短,他们因此成为了基金结构的典型“受害者”。但青松基金是规则的例外。
与很多人民币基金不同,青松基金擅长多样化的打法,并且坚持长远的投资战略。
最近,青松基金完成了10亿元人民币新基金的募集,将其管理总规模增至30亿元人民币。新科技、以数据驱动的新消费,将是其重点投资领域。
青松基金坚持长期主义投资,其创始合伙人刘晓松也倾向于选择有长线思维的企业家。2009年,刘晓松投资了半导体创业公司“基本半导体”,投资前他问创始人汪之涵:这事很难,你打算做多久?汪之涵回答20年。这给了刘晓松投资的信心。
“我是一名企业家,所以我知道建立一个稳固的企业需要很长时间。创业和投资就像巴菲特说的要把雪球滚大,如果你仅在雪地里滚几次,是做不成大事的。更重要的是,如果一个创始人是短期主义者,你不能投资他,因为他面临困难中很容易退缩。”刘晓松说。
刘晓松曾创办了港股上市公司A8新媒体集团,孵化了手机直播平台“映客”、在线听书平台“懒人听书”;同时他还是腾讯最早的天使投资人,自1999年持有腾讯股份至今,这也是他在个人投资中践行长期主义的体现。
2012年,青松一期基金完成1亿元人民币募集,当中100%都是社会资本;2015年,二期基金完成3.33亿元人民币募集,仍然为100%社会资本;到了2017年,三期基金完成10.4亿元人民币募资,社会资本占70%,政府引导基金为30%;到今年募集四期基金时,政府引导基金占43%,社会资本降至57%。
青松各只基金的存续期多为9年,其中以7+1+1为主,这在人民币基金里是属于比较长期且不多见的。“因为LP往往追求更快的退出回报,所以希望基金的存续期更短,但这对企业发展来太紧迫了。”刘晓松说,为了可以更好地实践长期主义投资,青松基金已有计划筹备一只存续期更长的美元基金。
不管怎样,拥有九年历史的青松基金还是在2020年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——8个项目共退出7亿元人民币,平均退出回报达45倍。比如婚礼纪全部退出回报达70倍,个护品牌HomeFacial Pro和在线教育公司掌门教育的部分退出分别达140倍和80倍,其中,仅HFP单项目部分退出回报,就已赚回青松二期基金的本金。
对此刘晓松表示,虽然青松坚持长期主义投资,但为LP及时获得投资回报也是分内之事。
而在兼顾LP退出回报需求的同时,对于那些回报非常高、想长期持有的项目,青松基金的解决方式是设立S基金,这为同行提供了一种不错的解法。
在青松基金投资的项目中,约70%都是以数据驱动的公司。刘晓松说,现在的企业如果再不考虑数据驱动,那就好比闭着眼睛进入战场。“数据驱动意味着今天的运营数据将一点点提高明天的竞争力,日积月累,‘能量’最终将全部跑到数据驱动型公司了。”
在行业研究的推动下,青松基金总能在风口来临之前进行投资,其中较为成功的领域是在线教育。
早在2013年,随着带宽提速、资费下降,青松基金通过行业研究判断在线教育和娱乐行业会出现大的机会,“我们对该赛道的企业进行了全面梳理,从中挑选了一些优秀的公司进行投资,最终每一家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。”刘晓松说。
掌门教育是其中之一,其创始人张翼当时还是一名研究生。2014年,青松基金对其进行了天使轮投资。2020年,掌门教育又完成了4亿+美元的融资,巩固了其行业领军地位。
对于青松基金来说,在线教育现在已经是“完成式”,新科技成为了新的重点投资领域。2019年底,青松基金已经专门设立了一只3亿元人民币的科技主题基金,用于该领域投资。